筆刷(1) 鼠繪、筆刷合成

2008‧0317 撰寫中
 
 
    工具與網站
 
    向量鼠繪
 
    Photoshop 鼠繪
 
        例一、火星來的美眉
 
        例二、側臉美眉
 
        例三、咬著筆的美眉
 
        例四、超級跑車
 
        例五、金豬戲年獸
 
    簡易筆刷 + 數大便是美
 
    Photoshop 筆刷檔
 
    筆刷檔與加工
 
    向量網格
 
 
 
     下載本頁的檔案
    ( Rapidshare 使用說明 )
 
 
 
   
   
   
   
   
   
   
   
   
   
   
   
   
   
   
 
 
 以前,只有 Painter 使用筆刷這一種觀念
 但隨著軟體的進步越來越快,設計相關軟體既有的觀念已不敷使用,故也跟著 Pianter 加入了筆刷的觀念:

 ‧早期 MetaCreations Expression 在向量軟體中加入了筆刷的觀念 ( 等於是 Painter 的向量版 )
 ‧後來 CorelDRAW、Illustrator 很快地也加入了筆刷的觀念 ( 只有陽春的筆繪功能 )
 ‧Photoshop 持續加強筆刷的功能 ( 這個影響最深遠,現在不少的插畫家都直接以 Photoshop + Wacom 作畫 )
 ‧連 3D 的 UV Map 工具軟體也都開始加入了筆刷的觀念 ( 如:Deep Paint 3D、Painter 3D、… )
 ‧微軟併購 MetaCreations 的 Expression 
  。把軟體更名為 Expression Design 
  。同系列的 Expression Blend 也加入了筆刷的觀念
( 連多媒體編製都加入了筆刷的觀念 )
 從 2D、3D Tool、到多媒體 ,或多或少都有使用到筆刷的觀念,以下就凌空觀照,從廣意來看鼠繪與筆刷
 
 
 2D 繪圖,計三大類:
 ‧向量繪圖 ( CorelDRAW、Illustrator、Flash )
 ‧影像處理( Photoshop、Corel Photo-Paint、Photopmpact、Paint Shop Pro、…、等等)
 ‧筆繪軟體 ( 點陣:Painter、向量:Expression Design )
 Photoshop 已從數位暗房 → 影像處理 → 跨足到電腦筆繪
 
 
 

 
 
 

 
 
 這是筆者以 Photoshop + 滑鼠 畫到一半的圖檔 ( 傳統上,要畫這類的東東,非得要用 Painter + Wacom 不可 )
 現在 Photoshop 的 Brushes 已越來越好用了,故也有不少 user 改用 Photoshop 來替代 Painter
 
 
 
 
 
 電腦筆繪的最佳選擇 - - Wacom:
 
 
 
 
 傳統手繪(如水彩、油畫、…、等等),想要轉到電腦繪圖,唯一的選擇就是:硬體用 Wacom、軟體用 Painter
 
 軟體部份現在也可以用 Photoshop 來替代,但 Photoshop 畢竟不像 Painter 那麼地專注於筆繪功能,故:
 ‧Photoshop 適用於以影像為主、筆繪為輔的 user
 ‧或是喜歡 Photoshop 特殊畫風者,如:一邊筆繪、一邊合成
 
 硬體部份,Wacom 雖然手感最佳、機種繁多、也有上圖的頂級機種,但是 Wacom 的產品實在是太貴了,所幸現在也有替代品:
 ‧如果預算不是問題,那麼就買最新款的 Wacom 6 × 8
 ‧預算若是較少、又喜歡日本貨的品質,那麼就買 P-Active ( 比 Wacom 便宜不少,不過口碑還是差 Wacom 一大截 )
 ‧如果要買台灣的便宜貨 ( 不是指蒙恬筆 ← 壓感能力太差,只適合手寫輸入、不適合繪圖 ),那就買 天翰 的產品 ( 沒聽說有人用過 )
 
 
 
 台灣與 Painter 相關的網站,計有三站:
 
 
 ( 台灣玩 Painter 的大站 )

 
 ( 姥姥的網站,即令您是初學者,在這邊都會獲得最好的照顧 )

 
 ( 台灣 Painter 書籍、Painter 畫展與活動的大站 )
 
 
 本 Blogger 旨在討論 Photoshop 與其 Filters / Plug-Ins 的應用,以 Painter 作畫不是本 Blogger 的主軸
 所以想要學 CG ( Computer Graphics, 電腦繪圖,狹義指 Painter 與 Photoshop 的筆繪 )、買 CG 類的書籍、看 CG 的畫覽、…,上述三站已足夠您逛了
 以下討論的是 Photoshop 筆刷的活用鼠繪的方法,並不著墨於以 Photoshop + Wacom 作畫

 
 簡單來說:
 ‧到小哈或是姥姥那邊去畫圖 ( Painter 筆繪 )
 ‧參加 CG Smart 的活動或是購買其書籍 ( Painter 觀摹 )
 ‧多少買幾本游敏州 ( James ) 的書 ( Photoshop 合成 )
 ‧CorelDRAW or Illustrator 挑一套並精熟之 ( 向量也是 2D 的基本工 )
 ‧本篇的筆刷觀念 ( 把筆刷視為去背的灰階圖庫 )
 ‧本篇的鼠繪觀念 ( 基本工,等同於素描的光影練習 )
 ‧本 Blogger 的 Filters / Plug-Ins ( Photoshop 特效 )
 ‧行有餘力則多少玩一下向量軟體的網格繪圖 ( 新一代的繪圖觀念 )
 ‧微軟 Expression Studio 中的 Expression Design 能玩一玩則更好 ( 向量筆繪 )
 2D 的筆繪、鼠繪、合成、筆刷、特效、向量、網格都有概念後,才算是登堂矣 ( 但未入於室喔 )
 要不就專精上述任何一種,然後玩到化境
 要不就混搭 ( Mash-up ) 上述兩種以上的觀念,就可以濫芋充數出特殊的風格

 
 
 

 
 
 

 傳統,學畫圖一定得先學素描 ( 即令是電腦繪圖,素描這個大原則一樣沒變 )
 現在,電腦繪圖多了一個類似素描的基礎課程,那就是向量繪圖 ( 如果您不會素描,那麼好好學向量繪圖也可以達到類似的目的 )

 
 
 1. 純色 
 
 
 向量插畫,說穿了就是在向量軟體 ( Illustrator or CorelDRAW or Flash ) 畫好一個曲線,然後填上顏色或外框色
 向量繪圖具有檔案小、縮放不失真的特質,故常用於大面積的繪圖 ( 海報 )
 向量軟體雖然很難畫出太多的細節 ( 非常費工 ),但卻可以畫出優美的曲線,所以也常用於簡潔優雅的時尚插畫
 下圖是最簡單的畫法,只有純色,沒用到任何漸層
 
 
 
 
 A. 向量繪圖最基本的方法:封閉曲線、填色、填外框色
 B. 外框線若是粗細一樣,看起來會比較死板,故最好能讓外框線的粗細不同
 B1. 外框線粗細不同的方法:原地複製一個畫好的曲線,把複製的曲線向外擴展 ( 方法當然不只一種 )
 B2. 把 B1 的兩個曲線變成一個物件,就可以填入非純色的外框色 ( 填入非純色之外框色的方法,當然也不只一種 )
 
 
 
 
 更高級的方法,當然就是微軟 Expression Studio 中的 Expression Design:外框直接就是筆刷,也可以任意填色
 
 
 
 
         起初筆者就對微軟併購 MetaCreations 公司的 Expression 感到很疑惑:
         ( 可以先看 電腦簡史Channels 字效 中的 講點故事 + 從 DOS → WPF,會比較好懂 )
         要比向量功能,Expression 遠遠比不上也是待併購的 CorelDRAW
         要比點陣功能,Expression 也遠遠比不上 CorelDRAW 附贈的 Corel Photo-Paint
 
         但微軟就是併了 Expression ( 很難想像微軟這麼一個工程思維的公司會去併一個向量筆繪的軟體 ),原因應該是:
 
         Windows Vista = .Net Framework 3.0 + Windows XP
         .Net Framework 3.0WPF + … + .Net Framework 2.0
         WPFXAML + … = Windows Vista 的界面 ( 或是未來支援 Windows Vista 原生軟體的界面 )
         XAML = 可以把 向量檔 ( Expression Design 就是 XAML 的繪圖引擎 ) 與 3D 檔 變成 XAML 文字語法的一部份
         XAML 眾多應用之一 = Silverlight = Flash Killer
 
         Microsoft Surface ( Link 1 2 3 ) 的界面應該就是 XAML / WPF:( 下圖示意圖中的旋轉橘光,應該就是 XAML 的向量筆刷 )
         
 
         Flash 把向量的位階拉高到比點陣圖高,這造就了網路多媒體的榮景
         Vista 以 WPF / XAML 的向量為主架構 ( 也是把向量的位階拉到比點陣圖高 ),這造就了 Vista 界面的多媒體表現能力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2. 漸層色
 
 
 CorelDRAW 漸層上色的範例網站:
 
 
 
 
 按上圖,就有下圖的 *.cdr ( CorelDRAW 檔 ) 可以下載,如此您就可以觀摹漸層式向量插畫的技巧
 ( 前述的「如果您不會素描,那麼好好學向量繪圖也可以達到類似的目的」,就是指畫向量圖時的光影控制 )
 色塊與漸層都是向量的主要畫技,當然是可以同時使用,只不過要用得好、用得巧才行
 下圖右就是用得巧的一例,下圖左則是有點俗豔( 臉部皮膚既不自然又不好看 )
 
 向量軟體發展到現在,功能已經非常強大,所以不管是 CorelDRAW 還是 Illustrator,都一樣好用,沒有哪一個就一定比另一個優秀
 甚至也有人以 Flash 來畫向量圖:雖然 Flash 只有陽春的向量功能,但是 Flash 的某些功能畫向量圖卻很方便,故也開始有人以 Flash 來畫精細的向量圖
 不管是 CorelDRAW、Illustrator、還是 Flash,現在都有很多方法可以轉檔來相互搭配
 
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3. 色塊
 
 
 向量的漸層用太多的話,很容易流於俗豔,所以還是有不少插畫家喜歡以 色塊 ( 純色、無外框線 ) 的方法來繪圖
 前面 1. 純色 中的向量圖以簡潔為主,向量物件少,比較適合走簡潔的寫意風
 本例 3. 色塊 中的向量物件則非常多,比較適合寫實
 
 
 筆者參考的圖檔:
 
 
 
 
 有很多方法可以快速編製出色塊圖: 
 
 Flash 8
 Flash 可以 把點陣圖轉換成向量圖,這一轉換,就有色塊圖的樣子了
 
 
 
 
 Illustrator CS2
 Illustrator 可以 即時描圖 ( 與上例相同 )
 
 
 
 
 Corel Trace 9
 CorelDRAW 9 附贈的 CorelTrace 也是點陣轉向量的好工具
 
 
 
 
 CorelDRAW X3
 CorelDRAW X3 ( 13 版 ) 已跟 Illustrator 相同,把 Trace 變成是內建的功能
 
 
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
 按 剪輯圖片 所彈出的視窗
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
 
 
 
 Photoshop 7 > File ( 檔案 ) > Save for Web ( 儲存為網頁用, 快速鍵 = Ctrl + Shift + Alt + S )
 利用 Save for Web:Gif 檔 + 降低顏色數 = 色塊式的點陣圖
 
 
 
 
 Photoshop > Filter > Artistic > Cutout
 利用 Photoshop 的 Filter ( 濾鏡 ) > Artistic ( 藝術風 ) > Cutout ( 挖剪圖案 ),也可以搞出色塊式的點陣圖)
 
 
 
 
 不管上述哪一種方法,色塊交接處的曲線就是無法圓潤
 所以只能把上述任一種方法的圖檔置於向量軟體的底圖圖層,然後開新的圖層、參考底圖、重新描繪:

 
 不管是 CorelDRAW or Illustrator,色塊繪製的過程都大同小異,筆者以 CorelDRAW 9 為例
 
 1. CorelDRAW 9 開啟的速度快、佔用系統資源少、功能遠超過一般的需求、…
      像 CorelDRAW X3 or Illustrator CS2 把 Trace ( 點陣轉向量 ) 的功能內建,就非常 Stupid ! 因為真的很少會用到這個功能
      每次開啟軟體又必得載入這些亂七八糟的功能,導致軟體痴肥、開啟軟體的速度慢、很耗系統的資源、…
  以 CorelDRAW 9 附贈的 CorelTrace 把點陣圖轉向量 > Ctrl + C ( Copy ) > CorelDRAW 9 > Ctrl + V ( Paste, 貼上 ):
 
 
 
 
 Macromedia 在被 Adobe 併購之前,曾經因為抄襲 Adobe 軟體 ( Photoshop ) 的界面而挨告
 這導致後來 Flash、Dreamweaver 的界面變成四不像、十分難用且不順手
 
 而 CorelDRAW 的界面則是最先進的:連下拉選單與工具列都可以 100% 自訂 !!
 不過缺點就是得一個一個去修改才會好用 ( 界面大改後的工作效率就會高出很多 ),故您 CorelDRAW 的界面應該與筆者的有點不同
 可惜的是從 2000 年起,Corel 的財務就一直很不穩定,最後被併購下市:這導致了 CorelDRAW 這幾年的新版乏善可陳
 
 2. 展開 物件管理員,您可以發現剛貼上去的圖是在 圖層 1 ( 除非開新圖層,要不然永遠都是在圖層 1 作業 )
 3. 按 物件管理員 右上角的小三角形
 4. 點選新增圖層
 
 
 
 
 5. 增加新圖層後,在圖層 1 的鉛筆圖示上按一下成灰色 ( 再按一次還原 ):看得到圖層 1,但卻無法點選與修改圖層 1
  這功能很重要,不然在圖層 2 的繪製過程中,老是會因為點到圖層 1 的物件而導致繪圖不順
 
 
 
 
 6. 在相同的圖層上,可以利用不同物件的 置前置後 來繪圖
  在圖層 1 的眼睛按一下成灰色 ( 再按一次還原 ):就可以看到圖層 2 上所繪製的物件
  色塊畫法的物件非常多,若都在同一個圖層繪製,就會隨著物件的增加而常常會點選到不是想要編輯的物件,故得新增圖層來解決之
  一新增圖層後,一樣會有 置前置後 的問題,所以一開始就要規劃好:圖層 2 只繪製臉和身體,圖層 3 以後都是頭髮,因為頭髮會蓋住臉和身體
  
 
 
 
 7. 圖層 3:頭髮的輪廓 ( 紅框處是方便對照 )
 
 
 
 
 8. 圖層 4:增加髮絲
 
 
 
 
 9. 圖層 5:頭髮的細節
 
 
 
 
 
 完成圖
 
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 這等於是筆者無中生有的圖檔,您可以自由使用在商用作品上,但是不能集結販售 》
 
 
 完成圖的向量線搞:
 
 
 
 
 向量圖縮放不失真、色塊式的畫法不退流行 ( 雖然畫的過程很費工,但是可以重複使用 )、物件化易於再加工、向量圖易於修改顏色、…:
 
 
 
 
 
          變通玩法(1)
 
          1. 上面的完成圖是 PNG-24 檔,拖曳到 Photoshop 就是一張已去背的圖檔
          2. 按 Ctrl + J ( 拷貝的圖層 ) 複製,然後把下方圖層的眼睛關掉備用
          3. 套用 Filter ( 濾鏡 ) > Blur ( 模糊 ) > Gaussian Blur ( 高斯模糊 )
          4. Radius ( 強度 ) 調成 5 個 pixels
          5. 在 History ( 步驟記錄 ) 面板 中,先點選回上一步驟
          6. 點選已變成灰色字的 Gaussian Blur ( 高斯模糊 ) 左側的小方框,就會顯示為 History Brush ( 步驟記錄筆刷 ) 的小圖示
          7. 在工具列上點選到 History Brush ( 步驟記錄筆刷工具 )
          8. 設定 Opacity ( 不透明 ) 與 Flow ( 流量 )
          9. 開始在色塊交界處塗抹 ( 筆刷的大小可以按 [ 鍵 or ] 鍵,游標的切換可以按 Caps Lock, 大小寫鍵 )
         
 
          如此就完成了一張 既點陣又向量的畫風
 
         
 
 
          您當然可以用筆刷工具 ( 筆繪 ) 再加工:( 那就是既向量、又點陣、還筆繪的畫風 )
 
         
 
 
 
          變通玩法(2)- - 磨皮大法
 
          上述的方法也可以拿來磨皮修圖
 
          1. 關大美人有點而美人遲暮了 ( 應該是相機的 ISO 值太高了,關大美人不要告俺呀 ^^||| )
           她年輕時漂亮到會滴水,所以筆者幫她恢復青春一下
          2. 套用 Gaussian Blur ( 高斯模糊 )
          3. 嗯,雜訊與斑點都消失了
          4. 在步驟記錄中點選回前一步驟
          5. 點選 Gaussian Blur ( 高斯模糊 ) 左側的 History Brush ( 步驟記錄筆刷 )
          6. 點選工具列上的步驟記錄筆刷工具
          7. 設定步驟記錄筆刷的參數
          8. 調整筆刷大小後開始塗抹
          9. 關大美人回春了 ^++++^ ( 順便用 Liquify, 液化工具,把肥肥的下巴修掉 )
        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4. 網格
 
 您相信下面兩張國外的範例是向量圖嗎 ?!
 
 
 
 
 小日本畫的,認輸不算丟臉
 
 
 
 
 泰國人畫的,台灣人該檢討了 …
 
 
 是的,是 向量網格
 
 
 

 
 
 

 Photoshop 這五例,當然如同前面的向量鼠繪一樣,要把參考的圖檔擺在最底層,以利參照
 這五例也只是討論 Photoshop 鼠繪的技術,筆者並沒有去細繪之,免得討論的過程太冗長

 
 

 
 
 
 
 
 1:1
 
 
 
 
 1. 底圖
 
 1. 點選筆刷工具
 2. 點選 Open Brush Preset picker ( 開啟「筆刷預設」揀選器 )
 3. 選擇草的筆刷
 4. 調整筆刷的大小
 5. Opacity ( 不透明 ) 稍微調低一點,才不會太凸兀
 6. 前背景色設為深綠與淺綠
 7. 以滑鼠 拖曳,就會在深綠與淺綠之間畫出一堆草

 
 
         也可以在下拉選單 下方 的工具列去進一步調整筆刷
        
 
 
 8. 拉出一堆綠草、右側拉出白草、加上幾個花瓣 ( 可以自己畫花瓣,也可以用筆刷檔 )
 
 
 
 
 9. Ctrl + J 把草叢複製 > 移至下方的 Layer > Ctrl + T > 水平翻轉 > Gaussian Blur ( 高斯模糊 ),以營造出草叢的景深
 
 
 
 
 10. 再加上幾個筆刷檔的花瓣
 
 
 
 
 11. 加上 雲效,底圖就完成了
 
 
 
 
 
 2. 美眉
 
 筆者以前是唸物理的,所以若是有參考資料,都會儘可能註明之
 ( 物理天生就是英文化、全球化、註明出處化、…,但是搞設計或是搞藝術者,通常都沒有這種習慣 … )
 筆者也從來就沒有所謂的 〝作品 〞,筆者只討論技術相關,故若有參考圖檔,就更該說明之
 ( 筆者討論的是技術的多樣性與增加效率的技術,故筆者不能有作品,以免網友為了作品而學習技術 )
 以下的美眉就是參考下面兩張圖檔:
 
 
 
 筆者並非只推廣滑鼠筆繪而不屑 Wacom 的筆繪,而是很多網友因為買不起 Wacom 就給自己找一堆理由不畫圖。看完本篇後,從此就不能再有理由與藉口了 !
 能以 Wacom 來畫圖當然是最好,若是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而無法電腦筆繪,那麼至少該懂一些鼠繪的觀念:
 ‧若是買不起 Wacom,那就善用鼠繪
 ‧液晶螢幕雖然可以釋放出桌面空間,但同時要擺鍵盤、滑鼠與 Wacom,有時還真有困難
  只是偶爾的簡易繪圖需求,卻懶得把滑鼠與 Wacom 搬來搬去時,那就鼠繪唄
 ‧在 Photoshop 鼠繪也算是基本工,可以讓您對很多工具與觀念有更進一步的瞭解
 ‧鼠繪的畫風與筆繪不太相同
 ‧……
 鼠繪的前提是滑鼠與鼠墊要好一點,如筆者是採羅技的雷射鼠 + 毛玻璃鼠墊,如此比較能鼠隨意走

 
  
 在往下看之前,請先看看 Lasso 的小技巧
 
 以 Lasso 選取,大概花個一分鐘吧:
 
 
 
 
 
 
 0. 在 Layer N 先以滑鼠 ( 點選筆刷工具 ) 畫出線稿
 1. 在 Layer N-1 上色:
  1. 以 Lasso ( 套索工具 ) 依線稿來選取 > 2. 填入顏色 > 3. Burn Tool ( 加深工具 ) + 4. Dodge Tool ( 加亮工具 ) + 5. Smudge Tool ( 指尖工具 ),就足夠上色之用
 
  
 
  您對 Photoshop 越熟,可以使用的工具就越多:
  ‧Lasso 選取 > 右鍵 > Feather ( 羽化 ) > Gaussian Blur ( 高斯模糊 ),就可以讓塗抹處更自然
  Liquify ( 液化 ) 也可以與 Smudge Tool ( 指尖工具 ) 搭配使用
  ‧……
 2. 把 Layer N 的眼睛打開
 3. 在 N + 1 的 Layer 畫頭部
 4. 加上陰影
 5. 臉部五官
 6. 畫 1 根頭髮,再複製成 4 根
 7. 再畫其它的頭髮 ( 能複製的就複製,不能複製就重繪 )
 8. 打開所有 Layer 的眼睛
 
 
 
 動手去畫看看便知,真的一點都不難,不過
 ‧一開始當然要有點耐心去熟練相關的工具與其參數的調整
 ‧合成慣的網友,通常會覺得鼠繪沒效率,因此會比較沒耐心
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

 
 
 一般商業設計會用到 Painter 的機會並不多,除非您真的很喜歡畫圖,否則並不需要去學 Painter ( 買 Wacom 可是得花不少錢 )
 不過偶爾還是得自己畫兩筆,怎辦勒 ?! 就用 Photoshop 鼠繪吧
 
 
 筆者參考的圖檔:
 
 
 
 
 
 
 所有的技巧都與例一相同 ( Brush, 筆刷、Lasso, 套索、Burn Tool, 加深工具、Dodge, 加亮工具、Smudge, 指尖工具、Gaussian Blur, 高斯模糊、… )
 差別只在於 頭髮的畫法:您可以先參考 雲 ( 1 ) 中的 去背煙,一切都是從長三角形開始
 
 套用 Filter ( 濾鏡 ) > Distort ( 扭曲 ) > Shear ( 傾斜效果 ),就可以把長三角形拉彎成髮絲
 
 
 
 
 
 
 套用 Filter ( 濾鏡 ) > Distort ( 扭曲 ) > Wave ( 波形效果 ),也可以把長三角形拉彎成髮絲
 
 
 
 
 
 
 套用 Filter ( 濾鏡 ) > Distort ( 扭曲 ) > Twirl ( 扭轉效果 ),就可以把長三角形拉彎成髮絲
 
 
 
 
 
 可以把長三角形拉彎成髮絲的方法非常多,不只上述三種 ( 也可以套用 Liquify, 液化 )
 
 
 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把幾根髮絲拉彎成髮束:
 ‧先畫出幾根線 ( 或是長三角形 )
 ‧Gaussian Blur ( 高斯模糊 ) 之
 ‧套用 Shear or Wave or Twirl or Liquify or …
 
 

 

         繪製過程
 
 
         1. 先決定底色 ( 這就是膚色 )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2. 畫出臉之外的背景黑色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3. 畫出脖子與其附近
          Photoshop 的 Layer 面板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,那就是 Layer 面板中的檔案夾
          把構成 脖子與其附近 的一堆 Layers 塞到同一個檔案夾中,一則 Layer 面板不會拉得過長,再則也利於管理 Layer
 
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    脖子 檔案夾 中的 Layers
                 以 Photoshop 繪圖的好處就是有眾多的功能可以套用 ( 如套用 Opacity, 不透明,即不需要 100% 純繪製 )
 
                 
 
 
         4. 嘴唇 ( Layer 檔案夾 )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5. 人中與鼻翼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6. 左眼 ( Layer 檔案夾 )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7. 髮左 ( Layer 檔案夾 )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8. 右臉陰影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9. 右眼 ( 等一下會被頭髮蓋住,故不必畫得太仔細 )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0. 右眉 ( 把左眉複製過來,等一下一樣會被頭髮蓋住,故位置差不多即可 )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1. 加上第一搓髮束 ( 這會蓋住鼻子,故等一下要補繪鼻子 )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2. 加上第二搓髮束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3. 加上第三搓髮束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4. 加上第四搓髮束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5. 加上第五搓髮束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6. 加上第六搓髮束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7. 加上第七搓髮束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8. 補繪鼻子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9. 鼻樑加上一點陰影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 展開所有的 Layers




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

 
 
 
 
 
 筆者參考的圖檔:( 據說這是男扮女裝的小日本 )
 
 
 
 
 以下圖為素材,拉出個長三角形,就可以編製出髮束,甚至是大波浪髮型
 
 
 
  ↓ ↓ ↓ ↓ ↓ ↓
 
 
 
 
 
         繪製過程
 
 
         1. 先畫出臉部的大概
          ‧例一是開始嘗試鼠繪
          ‧例二則是善用 Layer 的檔案夾功能
           實際的繪製過程中,通常也不一定是從最底層的脖子一層一層往上畫,例二只是方便討論,繪製時可以適情況移動圖層
          ‧本例,您應該熟練到不太需要使用 Layer 的檔案夾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2. 左臉的腮紅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3. 畫出眼睛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4. 右臉的腮紅補強一下 ( 加深陰影 )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5. 右臉加上陰影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6. 畫原子筆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7. 食指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8. 中指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9. 小指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0. 補上右嘴角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1. 拇指與手掌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2. 右手衣袖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3. 右手衣服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4. 左手衣服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5. T-shirt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6. T-shirt 領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7. 脖子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8. 脖子陰影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9. 後腦處陰影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20. 右臉處加上髮束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21. 右臉處再加上髮束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22. 修一下下巴處的陰影細節 ( 其實到處都有細節待編修,但那會浪廢過多的篇幅,故只編修下巴處來當示範 )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23. 補上頭髮的陰影 ( 右眼處 )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24. 留海髮束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25. 左臉處頭髮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26. 左臉處頭髮的陰影
 
          
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

 
 
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 本圖是筆者依照片畫的,故各位網友不宜抓去商用 》
 
 
 筆者參考的圖檔:
 
 
 
 
 1:1
 
 
 
 
 
 
 
 
 1. 以 Paths ( 路徑 ) 畫好曲線
 2. 按 New Fill or Adjustment Layer ( 新增填滿或調整圖層 ) 的小圖示
 3. 點選 Levels ( 色階 )
 4. 如此就可以保存 Paths ( 等一下於其上方開啟新的 Layer,就可以按 Ctrl + Layer 的縮圖載入選取區 )
 5. 載入下層 Paths 為選取區,就可以上色
 6. 上完顏色了
 
 
 
 上圖只是 示意圖,事實上這個右前車蓋與右車門,總計用了下面這一堆 Paths、Layers、…
 
 
 
 
 
         繪製過程
 
 
         1. 先畫好底圖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2. 加上陰影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3. 直接就畫出右前車蓋與右車門 ( 這五例的畫法,都包含在例一中 ! 即:套索、加深、加亮、指尖、…、等工具 )
          如同前述,以前都以為畫這種幾何圖形非得要用 難用到想罵髒話的 Paths ( 路徑 )、然後再開一堆的 Layer 檔案夾、…
          就是因為畫到龜懶趴火 ( 屁噎屎:懶趴是外交詞令 ),所以才換用 Lasso 試看看
          結果,好用到靠北 !! 每一個人玩軟體都會有盲點,此為一例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 當筆者能畫出照後鏡後,就有信心可以畫完全圖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4. 藍色側板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5. 藍色側板下方的光影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6. 藍色側板與右車門間的黑色部份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7. 左前車蓋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8. 車頂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9. 車頂進氣孔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0. 前車蓋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    水箱散熱罩的大概方法:
 
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1. 先畫好柵狀的一格
             2. Ctrl + J ( 拷背的圖層 ) > 按 V 鍵 移動 > 按 Shift 鍵 ( 水平或垂直移動 ) > … 重複之 … > 複製出一排
              從最上層的 Layer 開始,一直按 Ctrl + E,直到把一整排合併成一個 Layer
             3. 同步驟2,把一排複製出一個陣列,再合併成一個 Layer
             4. 按 Ctrl + T,縮小之
             5. 再複製、合併
             6. 再複製、合併
             7. 套用 Filter ( 濾鏡 ) > Distort ( 扭曲 ) > Shear ( 傾斜效果 )
             8. Gaussian Blur ( 高斯模糊 ) 之
             9. 加上明暗
 


 
 
         11. 保險桿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2. 兩側進氣孔 ( 方法同步驟 10 )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3. 前車燈 ( 考驗耐心的開始 … )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4. 擋風玻璃與車內內裝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5. 一些陰影與黑線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6. 車輪 ( 最花時間、最需要耐心 !! )
 
          
 
 
         17. 車的陰影
 
          
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

 
 
 
 
 
 1:1
 
 
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 上兩圖都有參考國外的作品,故各位網友不宜抓去商用 》
 
 
 
 筆者參考的圖檔:( CG Talk )
 
 
 
 
 
 筆者本來想把豬兒加上豬鬃,不過後續會比較不好處理 ( 討論上會比較費篇幅 ),故上面那隻無毛豬比較適合教學上的討論
 ( 至若豬鬃是如何生出來的,請參考 KPT 5FiberOptix )
 
 
 
 
 
 金豬
 
 
 這是一張筆刷檔所轉成的 PNG-24 檔 ( 拖曳到 Photoshop 可用 )
 
 1. 把上圖拖曳到 Photoshop 後,按 Ctrl + A ( 全選 )
 2. 按 Edit ( 編輯 ) > Define Brush ( 定義筆刷 )
 3. 在彈出來的小視窗中,給筆刷一個好記的命名
 4. 步驟 1 中,長寬比較大的那一邊之 Pixel 數,會出現在此處
 5. 點選工具列上的筆刷工具
 6. 點選 Open Brush Preset picker ( 開啟「筆刷預設」揀選器 )
 7. 點選剛才定義的筆刷 ( 與其慢慢找命名,不如以步驟 4 的數字來找,反而比較快 )
 8. 設定前景色,就可以點出豬身上的紋理
  改變筆刷的大小、加用類似的筆刷、改變筆刷的顏色、…
 9. Burn Tool ( 加深工具 ),不只是脖子處,整隻豬身上的暗部,都是以加深工具所塗抹出來的
 10. Dodge ( 加亮工具 ),不只是脖子處,整隻豬身上的亮部與反光處,都是以加亮工具所塗抹出來的
 善用簡單的筆刷、Photoshop 基本的鼠繪功能,花沒多少時間,就可以畫出這隻可愛的肥豬

 
 

 年獸
 

 1. 放大 ( Zoom In ) 來看會比較清楚
 2. 首先以 滑鼠 + 最陽春的筆刷 畫出一些線 ( 為了能看清楚,筆刷大小設定為 3 px,事實上可以再小一點 )
 3. 套用 Filter ( 濾鏡 ) > Stylize ( 風格化 ) > Emboss ( 浮雕 )
 4. 套用 Emboss 後,毛髮才有立體感
 5. 按 Ctrl + M ( Curves, 曲線 ),把顏色調深
 6. 毛髮的立體感更清楚了 ( 如果光源不要在左上角,那麼步驟3的角度就得調整一下 )
 7. 按 Ctrl + L ( Levels, 色階 ),把右下角的三角形往左拉,調暗一點
 8. 調暗後,反光面才不會太過亮
 
 不一定非用上述的方法,任何可以有點立體感的方法都成 ( 把前面豬鬃的方法 ( KPT 5 FiberOptix ) 拿來用也成 )
 若是要更真實的話,就把步驟2的筆刷設為 2 px、線畫長一點、把毛尾修尖

 

 
 9. Ctrl + J ( 拷背的圖層 ) > 按 V 鍵 > Ctrl + T ( 任意變形 ) > … 重複幾次 … > 一堆毛髮
 10. Gaussian Blur ( 高斯模糊 )
 11. 同步驟9
 12. 恢復到 100% ( 如果再細長一點,就很像毛髮了 )
 13. 換底色看效果 ( 年獸是黑色的 )

 至若 頭角、牙齒、爪子,只要先畫好三、四個,就可以 Ctrl + J 複製、Ctrl + T 自由變形 / 旋轉、…,不用一個一個辛苦去畫了
 
 
 
 倒春
 
 
 倒春是 Bryce 搞的,詳見 Bryce 基礎 > Bryce 立體字
 
 
 已去背好的倒春字:( PNG-24 )
 
 
 
 
 1. Bryce 算圖後的檔案 ( 圖檔 + 去背用的 Object Mask 圖檔 ) > 把春字去背 > 新增圖層
 2. Ctrl + 滑鼠左鍵按春字 Layer 的縮圖 = 載入去背圖為選取區
 3. 點選到剛才新增的 Layer,等一下填色就在這個新增的 Layer
 4. 確認選取區無誤後,準備填色
 5. 點選到漸層工具
 6. 把「Open Brush Preset picker ( 開啟「筆刷預設」揀選器 )」設定為從紅到透明的漸層
 7. 前景為紅色 > 在再步驟6的紅框處點選,就可以找到從紅到透明的漸層

 
 8. 從下往上拖曳填漸層色
 9. 調整 Layer 的 Blending Mode ( 混合模式 ) 為 Darken ( 變暗 )
 10. 如此就得到了比較有喜氣的紅黃字了

 
 
 
 歲在丁亥
 
 只要您看過 Layer Style 字效 ( 1 )Layer Style 字效 ( 2 ),要編製出這種字效是再簡單不過了
 
 
 

 
 
 

 對於沒有 Wacom 只能鼠繪者或是商用想求效率者,善用「簡易筆刷」與「數大便是美」,就能濫芋充出不錯看的數…
 
 
 
 
 
 
 先畫出背景色
 
 
 
 
 加入 雲效
 
 
 
 
 畫出土色
 
 
 
 
 以 Photoshop 內建的筆刷,快速拉出一堆草 ( 在 例一、火星來的美眉 中已討論過 )
 
 
 
 
 在草地的左上角加上一些暗部,就可以邊製出草地的凹凸感
 
 
 
 
 置入小強
 
 
 
 
 複製出一排小強:
 Ctrl + J ( 拷背的圖層 ) > Ctrl + T 縮小一點 > 按 V 鍵移動 > … 重複數次 … > 一排的小強
 按 Ctrl + E,把這一排擺在不同 Layers 的小強合併為一個 Layer
 
 
 
 
 同上一步驟,但是要水平翻轉,看起來才會像是另一群長相不同的小強
 
 
 
 
 最後就複製出一整片的小強 ( 其實花不了幾分鐘 )
 
 
 
 
 在首領小強與一整片小強之間加入一些草 ( 可以增加高低感與景深 )
 
 
 
 
 加入飛碟
 
 
 
 
             不要每次做啥事都只會想到 Paths ( 路徑 ),以下就以 類似 3D 布林運算 的方式來快速編製出飛碟
 
             1. 先拉出一個橢圓的選取區
             2. 填色
             3. 在其下方拉出一個更大的橢圓選取區
             4. 按 Delete 鍵
             5. 不管是 3D 的布林運算還是 2D 的向量軟體,都是類似的觀念
              後面的例子會講到以 Bryce 蓋大樓,方法就是布林運算,所以就先預習一下囉
 
                    CorelDRAW 9 兩物件間的運算:
    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
 
 
 
             6. 再拉出一個大橢圓的選取區
             7. 右鍵 > Inverse ( 反轉選取 )
             8. 按 Delete 鍵
             9. 開啟一個 ( 置於下層 ) 新的圖層 > 拉出一個齊邊的橢圓選取區
             10. 填深一點的顏色
             11. 以加深工具塗抹
 
             
 
 
             12. 再以加深工具塗抹
             13. 以加亮工具塗抹
             14. 再以加深工具塗抹
             15. 以加亮工具塗抹
              能編製出上圖 ( 飛碟下半部的主體 ),要編製出整台飛碟就一點都不困難
 
             
 
 
 加入飛碟下的光罩,就完成了
 
 
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
 
 嫌小強噁心 ?! 那就換成火星人唄 ^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^
 ( 請留意:那個有點像是保 X 套的帽子是半透明的 )
 
 
  
 
 

 
 
 

 在「純色、色塊鼠繪」、「Photoshop 鼠繪 ( 五例 )」、「簡易筆刷 + 數大便是美 ( 兩例 )」之後,現在終於能把玩純筆刷式的玩法
 別忘了先看 ABRviewer,搞懂了筆刷檔的下載與各種的使用方法之後,再往下看
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
 
 
 

 
 
 
 
 
 
 
 
 
 

 
 
 
 

 本 Blogger 主要是討論 Photoshop 的特效與 Plug-Ins,並不是討論 Illustrator / CorelDRAW,所以網格的部份只貼出相關的網站以供參考
 
 
 Highside's Lab
 
 
 簡直像是 3D 搞出來的
 
 
 
 
 該站都有附線稿以供參照
 
 
 
 
 其它的例子:
 
 

 

 
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
 Gradient Mesh Tool Maniacs
 
 
 也都附有線條稿
 
 
 
 
 其它範例
 
 
 
 
 
 
 
 
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
 Real Trace
 
 
 只要是網格的畫法,多半都會附上線條稿,以利網友的參照
 
 
 
 
 其它範例
 
 
 
 
 
 
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
 Illustrator - Maestro
 
 
 
 
 
 
 
 其它範例
 
 
 
 
 
 
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
 Arabezier
 
 
 
 
 
 
 
 其它範例
 
 
 
 
 
 
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
 WizarDz
 
 
 
 
 
 
 
 其它範例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
 I-evermind
 
 
 
 
 
 
 
 其它範例
 
 
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
 KEVIN HULSEY ILLUSTRATION, INC
 
 
 
 
 這是一個可怕的網站,以台灣竹科的電子業與中部的精密機械而言,台灣至少應該有五家以上的設計公司承包這類的案子
 整站的圖都是 Illustrator + Photoshop 畫的,該站的架構不小,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去好好逛一逛

 
 
 請先看 這一頁:該站毫不小器地把製作流程公開
 再看 這一頁:寬 114 cm ( 45 inch )、檔案大小 1.3 GB、歷時 4 個月 ( 假設一天繪製 8 小時 )、…、才畫好的郵輪
 
 
 該站還有很多類似下圖的實際案例與教學,請務必仔細逛一逛 ! 唯有提昇到國際的水準,台灣的商業設計才有未來
 
 
 
 
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
 
 CG ( Computer Grapgics, 電腦繪圖 ) 的聖杯大站:CG Talk
 很高興的是常常可以看到台灣人的畫作出現在其間,並獲得 4 ~ 5 顆星的殊榮
 下面的 Link 是 2D 類的得獎作品,值得您一個一個去仔細觀賞與研究

 CG Talk
 
 
 另一個 CG 大站:deviantART
 
 deviantART
 
 
 上面兩個 Links 在本 Blogger 的左側也有
 筆者就不抓圖討論 CG Talk 與 deviantART,不然捲軸真的會拉到地老天荒 ... ^^|||
 
 
 

 

 
 
 
 ↑ 回到文章 ↑
 
 
 Lasso 的小技巧
 
 
 所謂微積分,就是如下圖土色處的面積算法:先把土色處 分割,分割就是 微分 ( 微小化的分割 )
 只要能分割到無數個矩形,這些矩形面積的總和,就會等於土色處的面積

 再用另一種方法把微分後的所有矩形 回來:加,就是積 ( 累積 ),累積所有的分割,就是 積分
 微分與積分合稱微積分
 
 
 以聲音而言,上圖的土色處就好像聲音是 類比
 電腦發出的聲音,就像是那些矩形,是 數位 的,只要數位的採樣率 ( 即矩形數 ) 夠多,聽起來就很真實
 
 至若視訊則更好懂,人眼每秒的辨視率約 30 fps ( Frame Per Second, 每秒的格數 )
 只要每秒 30 格 ( 不必微分到無數個 ),人眼 ( 大腦 ) 就會解讀為是 100% 連續
 ‧Flash 超過 30 fps 是沒意義的 ( 通常設為 12 ~ 18 fps 即可 )
 ‧卡通影片則是 7 ~ 36 fps ( 日本鋼彈類的卡通,7 fps;特別細膩的迪士尼卡通,36 fps )
 ‧電視為 30 fps,電影大部份是 24 fps
 
 
 好啦,閒話講完了,來看看 Lasso 的應用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選取 常與 去背 相伴,能以 Lasso 選取,就能以 Lasso 去背
 筆者隨便花個 幾分鐘,以 Lasso 選取下圖

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太極之火 - - 火星人的誕生 ( 爆冷 ^^||| )
 
 看起來 選取 > 去背 還蠻乾淨的,只有幾個小地方要補強
 
 
 
 請仔細看下圖,您可以發現 筆者都是以 Lasso 拉直線 !!
 就跟微積分一樣:放大 ( Ctrl + + 鍵 ) 後,拉出一堆長長短短的直線,還原後 ( Ctrl + - 鍵 到100% 的大小 ) 就是一個很接近平滑的曲線

 
 
 
 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 
 
 1. 點選到 Lasso ( 套索工具 ),或是按 L 鍵 也成
 2. 除非要編製 Pixel 的圖檔,要不然永遠要記得把 Anti-aliased ( 消除鋸齒 or 抗鋸齒 ) 打勾
 3. 九成以上的情況,Feather ( 羽化 ) 都設為 0

 
 首先當然得按 Ctrl + + 鍵 數次,放大 ( Zoom In ) 來處理
 下圖左:在小區域的彎曲部份,按著滑鼠的左鍵不放 + 以 Lasso 自由 畫線
 下圖右:畫到大區域比較平整的部份時,滑鼠左鍵不放 + 按 Alt 鍵,就可以 點拉 出直線 ( 按著 Alt 鍵時,還是可以自由畫線 )
     上面「火星人的誕生」之選取 ( 去背 ) 圖,除了手趾腳趾與右眼睫毛是自由畫線之外,其它的部份大都是 點拉出的直線 所完成的 !!

 
 
 
 只要 放掉 Alt 鍵,Photoshop 就會自動在 Lasso 的起點與終點補上直線,以構成一個封閉的區域
 所以若是畫到一半想要休息一下,或是畫到一半想要 Zoom In / Out 時,就可以放掉 Alt 鍵成封閉的區域
 然後 按 Shift 鍵不放,就可以繼續 自由畫線 或是 加按 Alt 鍵來點拉出直線

 
 
 
 除非外觀是非常平滑的幾何曲線 ( 如瓶子 ),要不然九成九以上的情況,以 Lasoo 選取 ( or 去背 ) 都會比 Paths ( 路徑 ) 更有效率而且輕鬆愉快
 試看看吧,從此您大概就會視 Paths 如蔽屣 !!
 
 
 ↑ 回到文章 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