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背(I)
2008‧0318 撰寫中
Lasso
Channels
Color Range
Levels
Blending Mode
( Rapidshare 使用說明 ) ( 影音互動教學 )
幾乎九成以上的去背,筆者都以 Lasso ( 套索 ) 來去背,就來看看這鮮為人知的小技巧唄
首先,來看這張圖:
您會怎麼去背 ?!
用 Eraser Tool ( 橡皮擦工具 ) ?! 上圖很難以橡皮擦工具去背去到漂亮 …
用 Paths ( 路徑 ) ?! 花時間又不順手 ( Photoshop 貝茲曲線的功能太弱了 )
用 Channels ( 色版 ) ?! 知道如何使用 Channels 的人不多,更遑論以 Channels 去背了
所以試試看筆者倡導的 Lasso ( 套索 ) 去背唄
1. 按 Ctrl + J 複製 Layer,再把原圖的眼睛關掉 ( 如此就不會影響到原圖了 )
2. 也可以再新增一個 Layer,填入適當的顏色,以利觀看去背後的效果
去背前通常先得選取,這就是 Lasso 的主要目的:
1. 放大 ( Zoom In ),然後點選 Lasso
2. 在起點點一下、按 Alt 鍵,然後就可以拉直線 ( 直的選取線 ) 了
3. 到下一個折點處,點一下、再繼續拉直線
4. 很多時後因為各種原因 ( 譬如鼻孔癢,要挖一下鼻孔 ^^||| ),在還沒搞完去背的選取區前的暫離一下
此時放掉 Alt 鍵,選取區就會封閉了 ( 在起點與放掉 Alt 處,會自動連成一線 )
好,挖完鼻孔繼續搞選取區唄
1. 按 Shift 代表 加選,拖曳 ( 自由畫線 ) 一小段後,馬上按 Alt 鍵,就可以繼續 點拉,也可以 自由畫線
2. 接著就不段地 點拉
3. 最後放掉 Alt 鍵,就構成了封閉曲線
選取完後,接著就是去背
1. 只要是在選取工具 ( 不管是矩形選取工具、橢圓選取工具還是套索 ) 的情況下 > 按右鍵 > Select Inverse ( 反選 )
2. 看動態的虛線就知道是反選
3. 可以按 Del 鍵再補上底色,或是按 Alt + ← ( 前景色 ) / Ctrl + ← ( 背景色 ),就達到去背的目的
您可能會想說鑽石當然好去背呀,若是平滑的曲線呢,或許 Lasso 就沒那麼好用了 ?!
以下是 筆刷(1)鼠繪、筆刷合成 與去背有關的部份,為免切換來切換去,故筆者就直接 Copy / Paste 進來
所謂微積分,就是如下圖土色處的面積算法:先把土色處 分割,分割就是 微分 ( 微小化的分割 )
只要能分割到無數個矩形,這些矩形面積的總和,就會等於土色處的面積
再用另一種方法把微分後的所有矩形 加 回來:加,就是積 ( 累積 ),累積所有的分割,就是 積分
微分與積分合稱微積分
以聲音而言,上圖的土色處就好像聲音是 類比 的
電腦發出的聲音,就像是那些矩形,是 數位 的,只要數位的採樣率 ( 即矩形數 ) 夠多,聽起來就很真實
至若視訊則更好懂,人眼每秒的辨視率約 30 fps ( Frame Per Second, 每秒的格數 )
只要每秒 30 格 ( 不必微分到無數個 ),人眼 ( 大腦 ) 就會解讀為是 100% 連續
‧Flash 超過 30 fps 是沒意義的 ( 通常設為 12 ~ 18 fps 即可 )
‧卡通影片則是 7 ~ 36 fps ( 日本鋼彈類的卡通,7 fps;特別細膩的迪士尼卡通,36 fps )
‧電視為 30 fps,電影大部份是 24 fps
好啦,閒話講完了,來看看 Lasso 的應用
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選取 常與 去背 相伴,能以 Lasso 選取,就能以 Lasso 去背
筆者隨便花個 幾分鐘,以 Lasso 選取下圖
太極之火 - - 火星人的誕生 ( 爆冷 ^^||| )
看起來 選取 > 去背 還蠻乾淨的,只有幾個小地方要補強
請仔細看下圖,您可以發現 筆者都是以 Lasso 拉直線 !!
就跟微積分一樣:放大 ( Ctrl + + 鍵 ) 後,拉出一堆長長短短的直線,還原後 ( Ctrl + - 鍵 到100% 的大小 ) 就是一個很接近平滑的曲線
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1. 點選到 Lasso ( 套索工具 ),或是按 L 鍵 也成
2. 除非要編製 Pixel 的圖檔,要不然永遠要記得把 Anti-aliased ( 消除鋸齒 or 抗鋸齒 ) 打勾
3. 九成以上的情況,Feather ( 羽化 ) 都設為 0
首先當然得按 Ctrl + + 鍵 數次,放大 ( Zoom In ) 來處理
下圖左:在小區域的彎曲部份,按著滑鼠的左鍵不放 + 以 Lasso 自由 畫線
下圖右:畫到大區域比較平整的部份時,滑鼠左鍵不放 + 按 Alt 鍵,就可以 點拉 出直線 ( 按著 Alt 鍵時,還是可以自由畫線 )
上面「火星人的誕生」之選取 ( 去背 ) 圖,除了手趾腳趾與右眼睫毛是自由畫線之外,其它的部份大都是 點拉出的直線 所完成的 !!
只要 放掉 Alt 鍵,Photoshop 就會自動在 Lasso 的起點與終點補上直線,以構成一個封閉的區域
所以若是畫到一半想要休息一下,或是畫到一半想要 Zoom In / Out 時,就可以放掉 Alt 鍵成封閉的區域
然後 按 Shift 鍵不放,就可以繼續 自由畫線 或是 加按 Alt 鍵來點拉出直線
除非外觀是非常平滑的幾何曲線 ( 如瓶子 ),要不然九成九以上的情況,以 Lasoo 選取 ( or 去背 ) 都會比 Paths ( 路徑 ) 更有效率而且輕鬆愉快
試看看吧,從此您大概就會視 Paths 如蔽屣 !!
練習圖 ( 把火星人去背 )
紅框處是 1:1 的截圖
1. 筆者只花 五分多鐘,就 100% Lasso 去背 ( 您可以以您習慣的方法試看看,看要花多少時間 )
2. 以白底來看有沒有敗筆
3. 以黑底來看有沒有敗筆
Lasso 去背是非常方便又快速的方法,搭配 Alt or Shift or Ctrl + + / - 等功能鍵,很快就可以完成乾乾淨淨、甚至是平滑曲線的去背
把下圖去背,而且還要保有透明度 !! 嚇到了吧 ?! 過程其實比您想得還更簡單
1. 切換到 Channels ( 色版 ) 的面板
2. 在 R, G, B 這三個 Channels 中,找一個比較清楚的,然後拖曳出複製的 Alpha ( Blue copy )
3. 點選到剛才複製出來的 Blue copy
4. 灰階清晰的 Alpha Channel
5. 按 Ctrl + I ( 負片效果 )
在 Channels 字效 已講過 Channels,因為該文章中與 Channels 相關的部份很多,就不再 Copy / Paste 到本篇中了
等一下載入這個 Alpha Channel 時,白色代表全部載入、黑色代表不載入、灰階處則是部份載入 ( 即透明 )
6. Ctrl + 按 Alpha Channel 的縮圖,就會載入為選取區
7. 已載入選取區了 ( 動態的虛線 )
8. 回到 Layers 面板,按 Ctrl + J ( 拷貝的圖層 ),就可以複製出去背的部份
9. 新增一個 Layer,填入漸層
10. 這樣子就可以看到去背後的效果了
11. 再換一個底色 ( 本 Blogger 的底色 )、1:1 來看去背後的效果
去背的同時有無保留透明度 ?! 看看下圖便知:
上例的 選取 + 透明 + 去背 很簡單,下例 不要透明 + 去背 反而比較麻煩一點兒
1. 和前例相同,複製 Blue 的 Channel 為 Blue copy
2. Photoshop > 下拉選單 > Select ( 選取 ) > Color Range ( 顏色範圍 )
3. 調整一下 Fuzziness ( 朦朧 )
4. 滴管在白色處點一下後,按 OK 鍵
5. 套用 Color Range 後,會產生選取區,按紅框處保存此選取區
6. Alpha 1 就是步驟5的結果 ( 把選取區以 Alpha Channels 的方式保存 )
7. 圖中有一部份沒選取到,以 Lasso 選取後填色之
8. 因為載入 Channels 為選取區時,白色為全選,所以按 Ctrl + I ( 負片效果 ) 把黑白對調,才能選取到我們想要的範圍
9. 步驟8會多選取出 1 個 Pixel 左右,所以要想辦法內縮一點點:Photoshop > Filter ( 濾鏡 ) > Other ( 其它 ) > Minimum ( 最小 )
10. 設定 Radius ( 強度 )
11. Ctrl + 按 Alpha Channel 的縮圖,就會把 Alpha 載入為選取區
12. 填入漸層看看,您可以發現只有幾個小地方有瑕疵,可以以 Lasso 選取再去除之